(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是全国首个面向全国高校和社会的单一篮球赛事。始终以“立足学校、育人”为办学初衷,以培养篮球后备人才为己任。 CUBA为中国篮球和大学体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大学篮球发展的“助推器”。学术界也在不断跟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宏观结构的分析却很少。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3软件构建了CUBA联赛发展研究的知识结构,从而揭示了CUBA联赛发展研究的前沿热点和演进路径,帮助相关研究人员准确把握CUBA联赛的发展规律和新方向。 ,从而推动CUBA联赛朝着更加可持续、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表1 文献检索信息列表
1.2 研究方法
1.2.1 知识图谱方法
知识图谱是一种基于科学计量学、结合计算机科学、信息可视化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1]。该方法通过可视化和映射来挖掘研究领域的大数据信息。客观呈现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研究前沿、结构特征和总体概况[2]。主要借用研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功能规划、绘图等操作,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路线图
1.2.2 数理统计方法
对年发表量、核心作者、关键词、中介中心度等主要数据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趋势分析
某一研究领域的出版物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概况[3]。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的文章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图2)发现,总体增长趋势呈波浪状,大致可分为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后期期三个发展区间。缓慢而稳定的发展。 2002年(初始阶段)之前,与CUBA联赛研究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少,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不足6篇。这说明现阶段对CUBA联赛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论文的研究大多是技术性、战术性的统计分析。 2002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逐渐增加,CUBA联赛研究进一步受到重视篮球赛事推广,并开展了相关研究。 2006年(快速发展阶段)之后,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并于2010年达到阶段性峰值,表明CUBA联赛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2011年(缓慢发展阶段)之后,CUBA联赛研究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逐渐放缓,自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但年均发表论文数量仍保持在20篇以上, CUBA联赛研究已进入稳定发展期。
图2 每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研究论文数量
某一领域的学术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年发表的文章数不具有累积变量的特征。因此,不同年份的年发表文章数的升降规律性较差。因此,它反映了该领域的学术动态。错误[4]。为了更真实地反映CUBA联赛发展研究的学术发展趋势,作者对每年CUBA联赛发展研究相关的出版物数量进行了统计,并尝试使用Spss和Excel来拟合函数曲线。经过测试发现,与二次曲线拟合度良好,拟合度R2=0.984。根据图3拟合曲线可以明显看出,未来5年,CUBA联赛研究的累计发表量曲线预计将在拐点处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对此的研究兴趣研究领域逐渐弱化。如果近年来没有找到新的研究突破,CUBA联赛发展研究的研究热情将会逐渐消退,相关出版物的数量也会逐年减少。
图3 CUBA研究学术发展趋势拟合曲线图
2.2 作者合作分析
在同一研究领域,作者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成正比。用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某一研究领域科研绩效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普莱斯定律[5],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为:J=0.749(Mmax)1/2。根据表2数据,计算出J≈1.7(文章),四舍五入后为2篇,即仅发表文章≥2篇的才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经统计,作者共有20人篮球赛事推广,占总数的18%。核心作者共发表文章53篇,占文章总数的11%。作者单位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体育院校、综合院校三类院校。
从作者的发表量来看,图中每个节点的大小与作者的发表量正相关,节点之间的连接数与作者之间的合作紧密程度成正比。如表3和图4所示,宋真真(华侨大学)发表了7篇文章篮球赛事推广,排名第一,其次是李惠林(华中师范大学)和周勇(杭州师范大学),均为4篇。第三名有4人,分别是翁力(杭州师范大学)、张建珍(华侨大学)、孙辉(华东师范大学)、李正贤(浙江林业大学)。
从作者合作现状来看,周勇-翁力-王玲玲-陈南生研究团队主要围绕CUBA联赛的发展现状以及大学生竞技能力的分析进行研究。技术指标;探讨CUBA联赛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是其主要关注点;孙慧-李澍旺-尹波-刘刚专注于CUBA赛制研究,分析技术指标,定量反映技战术水平;李惠林-郭敏-吉康银学术小组重点研究CUBA联赛管理体系、联赛发展优势、联赛竞赛水平等方面。综上所述,对CUBA联赛近20年发展的研究主要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总体概况,仅形成了少数学术共同体。学者主要依靠同一地区师生之间的合作。相反,跨行业、跨行业合作领域的横向合作相当少,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
表2 CUBA联赛发展累计发帖数曲线拟合结果
表3 核心作者信息列表
图4 作者协作图
2.3 机构合作共现分析
分析某一领域的科研机构,可以直观地呈现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更清晰地掌握其科研水平和影响力[6]。运行软件生成CUBA篮球联赛机构合作图(图5)。从机构发文数量来看,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位于最大节点。该机构发表论文10篇,排名第一;华侨大学排名第二,共发表9篇文章;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排名第三。健康学院发表论文8篇。科研机构排名前10位的主要是综合类院校、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一方面表明综合院校(5所)和师范院校(3所)是CUBA联赛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该领域的研究关注度较高;另一方面,体育专业院校(2所)的研究贡献相对较小。进一步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机构普遍分布分散,尚未形成稳定的合作单位。这也阻碍了学术资源的流动,阻碍了学术单位之间的协同。因此,要实现CUBA联赛快速稳定发展,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搭建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多渠道实现科研资源共享,从而推动理论进步,为CUBA联赛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图5 机构共现图
2.4 研究热点分析
2.4.1 高频关键词和高中介中心度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的高度浓缩内容,能够反映文献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研究者感兴趣的学术主题[7]。借助关键词,可以精准捕捉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和介数中心性的水平与其所包含的研究热点成正比。从高频关键词来看,该研究领域排名前五的关键词分别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330次)、篮球(72次)、大学生(58次)、大学(27次)、发展(26次)。次);从介数中心性来看,中心性值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0.75)、大学生(0.31)、篮球(0.30)、篮球比赛(0.14)、大学(0.13)。两者高度一致。总体来看,该领域的热点主要围绕高校篮球联赛的发展,延伸至高校、大学生、篮球、篮球比赛四个子研究方向。
表4 关键词及中心度列表(频率≥10)
图6 关键词共现图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运行程序得到关键词共现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生成聚类图7,用于研究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发展。结合高频关键词,分为5个研究知识组。
C0知识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营销与赛事开发。该集群主要进行联赛市场运营和营销方面的研究。 CUBA联赛是继CBA(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之后的第二大篮球赛事。赛事整体发展势头良好,赛事营销宣传前景良好。但赛事的运作和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联赛市场开发和营销;品牌发展;徐传宝对联赛市场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后认为,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定位跨度过大,目标定位已逐渐从大学转向职业市场。这与建团“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初衷相冲突。他进一步总结了联赛市场发展的特点:联赛创新性不够,没有鲜明的个性;品牌联想效应不突出;市场集中度不够[5]。王嘉诺从营销要素角度分析了CUBA赛事,提出了进一步推广联赛市场的三大策略:整合高校篮球赛事资源、积极引入知名媒体构建优质赛事推广渠道、尝试开发周边体育产品设计。 8]。同样,顾前从关系销售新视角对联赛营销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指出CUBA有必要学习当前先进的关系营销理论,引入新的关系营销理念,对联赛营销问题进行分析。不断考虑新市场的基础。群众的需求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吸引顾客的关注[9]。网络社区、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为联赛市场化推广提供了新途径。郭华认为,应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联赛推广多元化[10]。同样,有学者认为,在数字时代,需要依靠人力资源管理来优化体育内外环境,确立通过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机制、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清晰的市场消费群体促进赛事更好发展[11]。此外,张毅、叶毅等人还从品牌学的角度阐释了CUBA品牌的价值。借助品牌“桥”,可以提高学校无形产值,扩大高校体育市场[12]。有学者甚至将CUBA赛事定位为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拓展市场。
C1知识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技战术内容的相关研究。比赛质量是联赛发展的基础。比赛的质量对联赛的发展有着质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于技战术水平和整体竞技水平的表现。主要以CUBA各强队及相邻参赛球队为研究对象,运用基础统计研究方法,研究攻防技战术特点,分析优劣势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为联赛竞技水平的提高和促进联赛的发展奠定基础。宋革和李鹏松[13]以参加四个赛区的男、女队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分析对第12届的技术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数据显示,四个赛区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东北赛区在很多方面仍然领先。陆传岭、邢少钦[14]等人对比了第4、5届12项攻防指标的统计,发现女篮有6项指标取得了进步,主要体现在得分上;男篮5项指标也有所提升。进步了,尤其是在断球方面。但从失误率来看,CUBA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具有较强技战术能力和意识,以及较强传球和控球能力的核心球员。也有一些研究对某个团队本身进行比较[15-17]。比赛中,篮板球是攻防转换的关键,影响比赛的胜负。控制篮板球是篮球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陈哲夫和陈世雄对比中日大学球员后发现,中国外线球员战斗意识差,过于依赖内线战斗,进攻节奏慢,打法单一,内外结合能力差,以及身体对抗较弱[18]。
C2知识组:篮球联赛球员发展与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联赛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后备人才不仅是推动联赛不断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我国篮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崇民从职业体育的角度探讨了CUBA作为篮球人才库的问题。虽然高校作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条件已经具备,但联赛体系仍需完善[19]。周勇认为,高校是优秀篮球后备人才的资源库;篮球强国的篮球人才也集中在高校,美国的NBA和NCAA就是很好的例子[20]。只有不断涌入“新鲜血液”,才能让联赛不断前进,甚至为中国篮球的发展获得动力。然而,注入“血液”的难度也十分突出。优秀大学生球员进入CBA的产出比例较低。主要原因是双轨并行管理体制必然会产生冲突[21]。
C3知识组:CUBA联赛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影响研究。体育作为教育的中介,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郭世平认为,CUBA联赛对大学生的塑造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还包括文化科学、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22]。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任进军、郭朝霞从校园文化的本质出发,认为校园是联赛发展的“沃土”,具有浓厚的“校园底蕴”[23]。该联盟是借助篮球运动独特的“魅力”而组建的。创造了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多元化、立体化搭建了平台。同样,也有学者从文化角度探讨了联赛的发展。 CUBA联赛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4],包括物质、精神、制度三个维度。
C4知识组:经典范式研究; CUBA联赛发展-现状-对策。 CUBA联赛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篮球运动严重衰退、国家队在国际比赛中连续失利、后备人才短缺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 CUBA联赛是体育与教育融合之路上的一次“里程碑”尝试。 CUBA联赛的出现,为中国篮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CUBA联赛虽然规模宏大、文化底蕴深厚[22],但也存在管理体制层面权责不明、机构间冲突、双轨运行模式等问题;在赛制层面,赛制不合理,比赛场次少,基层比赛规模小[25]。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视角也不断细化,比如:以赛制改革为切入点,分析对联赛发展的影响。蔡力和王连聪将水平提升到中美比较的层面,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中美大学篮球联赛的异同[26]。有学者运用TOP K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总结了影响联赛发展的5大因素群,即竞争、制度、管理、品牌文化和法律监管,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现状研究为CUBA联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于深入了解CUBA联赛的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图7 关键词共现聚类图
2.5 研究前沿分析
结合关键词时区图的变化,可以更直观地展示一定时期内CUBA联赛研究的研究轨迹和发展趋势[27]。从整体趋势来看,CUBA联赛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前期,后期研究热点分化程度不高。从研究内容的演变来看,早期的主要重点是技战术统计分析、联赛整体发展状况以及赛事层面的策略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维度逐渐深入,中期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细,从联赛本身开始,慢慢演变到篮球文化、体育文化等文化方面,以及联赛。工业化、品牌建设、市场化、体育产业发展等经济方面的研究。随着新媒体和数字时代的出现,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互联网、新媒体宣传等体育舆情研究。此外,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运动员。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主题变得更加多样化,整个研究领域也变得更加全面。
图8 关键词时区图
3 结论
通过对462篇CUBA联赛发展研究文章的可视化分析发现:1)CUBA联赛发展研究文章数量自2000年以来逐渐增加,并呈现波浪式演变的趋势。 2003年以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入了繁荣时期。 2)研究机构主要以首都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代表。综合类院校和师范院校是主力军。专业体育院校对他们的关注较少。同时,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尚未形成坚实的学术平台。 3)核心研究人员主要以宋真真、李惠林、翁莉、周勇、孙辉等为代表,目前虽然形成了少数合作小组,但合作还不够密切。 4)研究热点和前沿主要集中在技战术层面、后备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发展现状对策等方面,具有系统性、多元化和创新性。关于CUBA联赛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结合文献研究,该研究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科研机构与作者之间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2)研究范式、路径、视角取得一定突破。 ,但研究领域维度有待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