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媒体奥运报道的历史
《大公报》率先报道奥运会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期间,《大公报》在报道博览会时提到了同期举办的“阿里巴巴运动会”,即第三届奥运会。这是中国媒体和奥运会的比较。尽早联系。
1908年,天津青年协会刊物《天津青年》发表了一篇题为《竞技体育》的文章,介绍了即将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的情况,并向中国人民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出一支运动队?球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可以派队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可以举办奥运会?现在看来,这些问题的答案是1932年、1924年(三名中国网球运动员参加表演赛)、2008年。
1908年,一些报刊介绍了即将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的情况:“几周后,伦敦将举行盛大的奥运会,世界上没有任何运动会可以与奥运会相比。”一些报刊也积极建议争取在中国举办奥运会。 《大公报》也发表了有关美国运动员对伦敦奥运会裁判不满的报道。同年10月,在天津市青联第六届校运会颁奖典礼上,举行了奥运会的幻灯片放映。
宋如海成为首位参观奥运会的中国官方代表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中国第一位参观奥运会的官方代表宋如海回国后,将奥林匹克运动会翻译成“世界运动会系列赛”中的“我可以竞争”,并在扉页上写道:“'我可以比较吗?()是古希腊体育运动会的名称,至今仍被世界体育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所使用,虽然“我可以比较”是音译,但它也有很大的意义。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竞争,但一切都需要与他人竞争的决心和勇气。”对此,《体育季刊》发表了详细报道。不知道是不是《我可以比较》让宋如海像今天的傅先生一样受欢迎呢?
《我可以比较:世界运动会系列》封面
《申报》和《大公报》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奥运报道的规模和水平。
我国的奥运传播起步较晚。真正具有一定规模的奥运新闻传播活动是从1932年以后开始的,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体是当时有影响力的市场报纸《申报》和《大公报》。两报分别对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1936年柏林奥运会、1948年伦敦奥运会进行了大规模报道,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规模和水平。
《宣言》客观全面,强调奥运会的欣赏性和娱乐性价值
《宣言》公布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体育场主入口
1932年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篮球比赛视频,《申报》翻开了半页进行报道。以前从来没有专门的体育栏目,体育新闻报道都附在教育新闻栏目里。本届奥运会报道内容的选择也比较客观全面,几乎涵盖了所有赛事和参赛国家,这在当时的新闻界是罕见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报道视角的客观性和奥运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价值。
在看脸的时代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篮球比赛视频,肉肉帅气的宁泽涛被称为“国民老公”,粉丝无数,而“洪荒少女”傅园慧也因为她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泥石流”。性格风趣。运动员的性格特征成为报道的焦点。是《申报》奥运报道中娱乐价值的回归。
傅园慧表情动画
1932年,中国派出第一位运动员刘长春参加奥运会。从1932年8月2日《申报》第11版对刘长春亮相奥运会及比赛结果的报道可见,他客观冷静,粉丝们一直在狂热追“偶像”。许久。
刘长春被警察保护——大会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近期开幕式上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之一,就是中国代表团刘长春和指导员宋俊福及时乘车抵达参加。刘军在场时,几名警察骑着自行车保护他。紧随其后的是五辆满载中国人的汽车。所有柳俊的支持者都是他的。刘到达现场后,被带到奥林匹亚村,他独自居住在屋顶上有中国国徽的小房子里。
刘长春君,中国唯一一位备受全国瞩目的选手,大概是因为船的缘故,在开会的那一刻,宋俊福君一起乘车,在警察的保护下,冲进了阿林匹亚村。在紧急情况下。中国支持队伍分成五辆车,鼓掌欢呼,表达欢迎。
刘长春,中国奥运第一选手
刘长春两百米一寸之差
第三组预赛,他们距离第四名还差一寸,在前75米落败。
路透社2日在洛杉矶报道称:中国未能选拔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参加200米预赛,与第四名仅差一英寸。第二组预赛,刘军在75米处奋力拼搏,不放过别人。但随后他被加拿大的拉艾德、美国黑人梅托加夫和新西兰的伦布拉克追赶。刘超也不甘示弱,全力冲刺,很有希望成为第三名候选人。然而,当他到达决胜线时,刘查波的运气却差点落到了第四位。
《大公报》内容丰富,派出外国记者,与外国通讯社合作
《大公报》1936年奥运会特刊
《大公报》的特色主要集中在报道1936年奥运会上。举报量大幅增加,也是前所未有的努力的结果。报道总数近600篇,几乎位居当时全国媒体之首;报道的版面和体裁丰富多彩,图片多达138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篮球比赛视频,还有前所未见的解说。甚至还发表了外国人对中国事件的评论。例如,2015年8月14日,日本记者冈部平太在《大公报》发表题为《中国体育的未来》的评论,在体育界引起巨大反响。
《大公报》当时的奥运报道非常抢眼,包括赛事预测、选手人数对比、比赛赛程图表、世界体育明星栏目介绍、漫画等。与其他媒体相比,除了获得通过路透社电传稿件获取有关奥运会的新闻,他们还利用外国记者跟随世运代表团前往柏林,与多家外国通讯社联盟互通消息,获取信息。例如,在1936年《大公报》奥运会报道的标题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字样:中央社世界运动会特派记者柏林电讯报2日。这是中国第一位报道奥运的记者冯友珍发回的奥运新闻。 。
新中国奥运报道
伴随着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奥运征程和报业的发展,新中国报刊奥运报道大致经历了新华社综合大报、中国体育报牵头、晚报等三个阶段。新闻、都市新闻异军突起。阶段。
20世纪50年代,在是否参加奥运会这一事关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国媒体和中国政府保持了高度团结。这一时期的奥运报道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综合性报纸刊登了《中苏代表团赴赫尔辛基庆祝奥运会闭幕,赋予本届奥运会新的意义》等新华社文章。
《人民日报》1984年8月9日报道中国女排夺得金牌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体育报》以其权威性、专业性、影响力、信息量位居奥运报道报刊之首。中国报刊奥运报道日趋成熟,特奥版面日益普及。 1984年,《人民日报》除在头版刊登重要新闻外,还开设了半版《第23届奥运会》栏目; 《中国体育报》将四周刊改为日报。
1988年,中国派出由32家新闻单位126名体育记者组成的新闻报道队,奥运报道初具规模。 《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设有“奥运特辑”,各占一页。本届奥运会的报道比往届要多,国内多家报纸都用了半版左右的版面报道奥运信息。其中《中国体育报》发文最多。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国内多家报纸还开设了“奥运专版”或“奥运专版”,报道赛场内外的情况。
面对奥运报道的“抢眼球战”,晚报和都市报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新闻打开方式——抱在一起取暖! 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近30名晚报一线记者临时组成了晚报新闻联盟,完成了大量采访任务。万宝还首创了“前追金牌,后追家人”的独特策略。这种从前到后的组织文章的方式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报道,并被许多新闻机构在以后的事件报道中采用。 2004年雅典奥运会,国家晚报雅典奥运会联合报道组再次成立,十多家都市报纸也组成了“媒体联盟”。
电视奥运报道的历史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报纸参与了奥运报道。电视首次报道奥运会是在1936年,虽然历史较短,但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传播手段。我国电视奥运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1980年,中国电视台首次报道奥运会
中国电视转播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是从1980年冬奥会开始的。但由于冬奥会影响力较小,当时我国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水平不高,加上央视的报道能力不足,报道的影响并不大。
1984年奥运会是我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后参加的首届夏季奥运会。中央电视台首次派出五人电视报道组,中国观众首次通过国际通讯卫星观看奥运会直播。
参与奥运会报道的岑传利回忆道:“当时央视与美国新闻社合作,对方支持了一个摄像机及其人员,我负责采访节目。后来,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徐海峰夺得奥运会第一名”,实现了我国“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突破”,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1984年奥运会的转播无论从转播的质量、数量,甚至引起的反响,都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体育转播的巅峰。
1984年,许海峰获得我国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电视转播女排夺得1984年奥运会冠军
1992年采用工作室模式; 1996年,体育频道和地方电视台报道了奥运会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派出了28人的报道团队,对奥运报道进行了前后简单的包装,开创了第一个后演播室工作模式,将体育赛事报道推向了更加现代化的阶段。
1995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体育频道(CCVT5)。 1996年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派出了59人的大型报道团队,通过专题、评论、直播、视频等多种形式制作了近600小时的节目。其中直播502小时。体育频道还实现了24小时连续覆盖,并租用了两条国际通信卫星线路,用于“奥运家庭热线”节目直播的跨洋双向传输。
中央电视台对本届奥运会的报道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主办国美国。与此同时,地方电视台走出国门报道奥运会,并推出了集体模式。北京、广东、辽宁、上海东方四台首次联合组成奥运官方记者组,每天制作两期《奥运新闻》和一期《圣火'96——亚特兰大报道》专题节目。境外报道现场,节目信号通过国际通信卫星直传国内,18个省级电视台同步播出。
2000年,奥运电视包装的知名度有所提高; 2008年,央视报道人数达到创纪录的3000人。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派出了126人的报道组,围绕中国队可能夺得金牌的赛事,向“体育大片”的方向靠拢。如果说,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中央电视台的奥运报道重成绩不重细节,重奖牌不重数字。此后,中国的奥运转播开始向戏剧化、娱乐化方向发展。这种倾向渗透到特别节目的设置、事件的解说甚至镜头的组装和衔接中。
这种娱乐性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报道中被发挥到了极致。颁奖典礼上秦凯的求婚和“国民小丑”白岩松的吐槽解说,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
中央电视台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规模空前,有80多名负责奥运报道的主持人和评论员亮相,奥运报道人员总数达到3000人。解说员也超级豪华。不仅有著名演讲者云集,还有众多世界冠军担任解说。宋世雄的热情解说已经成为经典的奥运记忆,他的复出也成为本届奥运会的一大亮点。
1981年,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时,宋世雄解释说,陈招娣为国争光,青春无悔。
门户奥运报道的历史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亚特兰大奥组委建立了奥运官方网站,开创了网络媒体参与奥运报道的先河。此后,各种形式的网络媒体纷纷参与奥运报道。门户网站以其商业化运作、庞大的受众群体、多元化的报道形式、新颖的报道策略,成为网络媒体奥运传播的主力军。
2000年是门户网站报道奥运的元年,而新浪是最早这样做的。
2000年悉尼奥运会,新浪网成为中国奥委会唯一授予的互联网合作伙伴,并在悉尼奥运会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奥运会期间,该网站一度创造了单日页面点击量超过1070万次的惊人数据。
2000年 获得新浪官方授权报道
悉尼奥运会后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已成为仅次于电视的最重要的奥运报道媒体。但由于国际奥组委的严格政策,除了获得官方授权的新浪之外,其他门户网站并没有从奥运报道这块大蛋糕中尝到多少甜头。在没有视频、采访、授权的情况下,网易体育只能从平面媒体转载奥运新闻信息,策划设计互动话题,在软新闻征集上下功夫。
2004年,门户网站奥运报道进入共同发展阶段。
2004年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向互联网开放了部分转播权,但有限制。门户网站从往届奥运会的简单文字网页报道发展到“奥运专题主页+视频”相结合的报道方式。除了冠军直播、视频专访之外,各门户网站也致力于改善首页美观,同时打造成熟的导航功能,优化一站式奥运信息浏览体验。
此外,国际奥委会不再限制使用网络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和图片,门户网站也及时在报道页面中添加图片,使报道更加生动、丰富。
本届奥运会还出现了多种媒体联盟式的报道模式,新浪开设了BBS奥运讨论区。此外,奥运游戏、奥运问答等活动也将有助于提高访问的知名度,从而增强传播效果。而腾讯则凭借其庞大的QQ用户,链接到奥运主题的网页,获得了巨大的点击量。
新浪2004年雅典奥运会回顾主页
2008年,门户网站奥运报道进入全面竞争时代。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互联网取代电视媒体成为网民获取奥运信息的第一渠道。继上届奥运会转播权自由化之后,本届奥运会门户网站获得了采访权,获得了与传统媒体平等竞争的政策条件。多元化发展模式、多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本届奥运会门户报道的共同方向。此外,博客在奥运报道中突然兴起。
据统计,北京奥运会期间,四大门户网站占据了全部网络流量的80%以上。与此同时,虎扑等垂直体育门户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站稳了脚跟。
虎扑网报道北京奥运会篮球赛程
2012年迎来社交媒体时代,微博大放异彩
2012年伦敦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和伦敦奥组委对网络媒体更加开放,甚至给予网络媒体几乎与电视媒体同等的待遇。无论是网络活动直播权还是采访权的授予,网络媒体特别是门户网站都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凭借充足的原创新闻、奥运赛事回顾和多元化的节目策划版块,门户网站完成了反击,摆脱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
手机已经超越PC,成为门户网站使用率最高的终端。伦敦奥运会也被称为第一届“社会奥运会”。腾讯在利用微博提升门户网站影响力方面也做得同样出色,而凤凰网的全媒体奥运策略则独树一帜。
2012年奥运会游泳腾讯微博
2012伦敦奥运会凤凰特别报道首页
2016年奥运报道进入直播时代
2016年里约奥运会,国内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超越PC。在新闻客户端市场,移动信息市场已形成腾讯、今日头条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仅就渠道覆盖而言,腾讯凭借移动用户和流量优势,已经超越了原有三大门户;在众多独立频道中,今日头条也落后于网易和新浪。
以里约奥运会为分界线,四大门户相互竞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移动网络媒体的新格局。网络媒体和直播平台已经完全压倒了传统电视。在传统信息平台衰落的同时,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各类直播、视频平台相继吸纳了众多内容,其中包括大型体育赛事IP、游戏赛事IP。
参考:
《历史上的奥运报道第五部分:一步一步——新中国奥运报道报》作者:薛文婷
《中国奥运报道的起源,历史性的奥运报道之一》,作者:薛文婷
《我国现代奥运新闻传播的历史回顾》里沙
陈国强《媒体的力量不可低估:中国电视奥运报道史》
《我国门户网站奥运报道历史变迁与趋势研究》_朱凯迪
《里约奥运会后,网络媒体会告别四大门户时代吗?》自媒体:企鹅生态